電鍍廢水中含有高濃度重金屬離子(如Cr??、Ni²?、Cu²?)及強酸強堿,必須經中和沉淀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。其中,pH值是決定重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效果的核心參數——例如,Cr³?較佳沉淀pH為8.5–9.0,而Zn²?在pH>10時會重新溶解。傳統人工加藥難以穩定控制pH,而pH值自動控制器憑借實時反饋與閉環調節,成為實現精準中和的關鍵設備。
系統通常由pH復合電極、控制器主機、酸/堿加藥泵(如隔膜計量泵)及攪拌裝置組成。工作流程如下:
pH電極實時監測反應池內廢水pH,并將信號傳至控制器;
控制器根據預設目標值(如pH=8.8)與當前偏差,通過PID算法動態調節加藥泵頻率;
當pH接近設定值時,系統自動切換至微調模式,避免過沖;
達標后延時攪拌,確保反應充分,再進入下一處理單元。

在電鍍廢水場景中,該系統面臨三大挑戰及應對策略:
電極污染:廢水中油污、懸浮物易附著電極。解決方案:選用帶PTFE液絡部的抗污染電極,并配置自動清洗裝置(定時噴淋稀酸/去離子水);
強腐蝕環境:高濃度酸堿加速設備老化。對策:管路采用PVDF材質,加藥泵密封件選用耐腐蝕氟橡膠;
多金屬共存:需分段調節pH。高端控制器支持“多段pH設定”,例如先調至pH=3還原Cr??,再升至pH=8.5沉淀Cr³?。
實際應用表明,采用自動pH控制后,藥劑消耗降低15%–25%,出水重金屬濃度穩定性提升,且大幅減少人工巡檢頻次。某電鍍園區案例顯示,系統連續運行一年,pH控制標準差從±0.8降至±0.2,滿足《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21900-2008)要求。
綜上所述,pH值自動控制器不僅是“加藥工具”,更是電鍍廢水達標排放的智能中樞。通過精準、穩定、自適應的中和控制,助力企業實現環保合規與降本增效雙贏。